為了幫老媽辦依親簽證,這是我第二次跑沙烏地外交部了...

話說我的線上申請自從二月中送出後就一直沒有下文,他既不核准又不駁回,就是一直擺在那裡,於是兩週前我們沙籍GRO(註一)叫我跟他去一趟。當時雖然我去了,但其實也是坐在旁邊完全搭不上話,而且要進去辦公室也只有沙烏地人可以進去(囧),那我到底是去做什麼的?老沙(=我們的GRO)說怕他有問題要問我,所以還是本人去一下比較好。

 Anyway,那天我去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,那個主任告訴我們他知道了,十天之內會核准我的線上申請。然後就是一直等上禮拜我實在是等到不耐煩,打電話問分公司到底有沒有下文,老沙卻說還是要先等到10天滿了再說。個人認為,如果他真的有心要弄,不過就在線上核准一下是要多久?果然,10天過去了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。

 

於是今天早上我又跟老沙去了一次外交部 

抵達時又跟兩週前一樣,他一個人進去找他們主任。講到這裡有一個很神奇的地方,就是他們的大門一進去就只擺了兩排椅子和中間一張桌子,兩邊的門都是不能自由進入的。而坐在桌子那裡負責接待的,是一個帶著小帽,穿著警衛制服的人。所有人都要先跟他講他要陳情的事,再由他進去通報後,出來叫你跟他進去。(這警衛還真厲害

我的老沙進去後又是很快就出來,但這一次他帶著我繞到建築物的後面,我才發現原來後面有一個像銀行一樣專門收件的櫃檯。一進去後我們立刻抽了一個號碼牌,是225號。再來就是第二個神奇的地方了:當場有兩組號碼在跑,一組是辦簽證的排隊號碼,一組是另外一個的(沒看清楚是什麼)。但是牆上的號碼燈卻只顯示另外一組號碼,而人比較多的簽證號碼,反而是由一個警衛守在中間,等他叫號再進去排隊。(譬如說他會叫:「200~210號」,然後這10個人就進去排隊,不是等號碼輪到你就直接去櫃檯。)

老沙問了一下警衛,當時只叫到100多號而已,於是他說他還有其他事要忙,就先載我回分公司,然後我又坐另外一個司機的車回去外交部。當時我不是很高興,因為我覺得我一個黃皮膚的亞洲人加一個印度司機在那邊,一定搞不定那些番仔。

結果等我們回到那邊時,我問警衛現在幾號?我可以進去排隊了嗎?只見他整個人懶洋洋地攤在椅子上,隨便瞄了我的號碼牌一下,就叫我去旁邊坐著等。當時我就覺得他根本沒認真在看,所以我雖然在旁邊等,但還是一直在注意著。實際的情況是,他根本沒在叫號,每個人都是拿著號碼牌去問他,而且我總覺得只要是沙烏地人他就叫他進去,印度或其他人就叫他去旁邊坐。

過了約十分鐘,我看他離開走到裡面去,換了另外一個人來顧。於是我立刻走上前又問了一次,結果這個人說:「When Anta?(你剛剛跑哪去了)」,意思就是我過號了。我只好跟他說,就是那個人叫我在旁邊等的。於是他叫了一下剛剛那個人,講了一下後就讓我進去排隊了。

好,總算又過了一關。好不容易進去裡面,又被兩個女人插隊後(註二),好不容易輪到了我。結果那個承辦人員核對了一下我的資料後,跟我說了一個我生平最討厭的問題:「你的申請國籍是台灣,但是你的居留證上是寫中國」。其實我居留證上寫的不是中國,是「Sinee Al-Wadaneeya」,就是中華民國的阿文名稱。但是因為有一個「Sinee(中國)」,他就覺得我是中國人。雖然我嘗試著要跟他解釋,但是他只說:「去跟我主任講」。

沒辦法我只好打電話請老沙回來,但是等他回到外交部時不好意思,禮拜的時間到了(其實當時距離禮拜還有20分鐘,但你也知道,公家機關就是這樣)。於是老沙先去找了他的主任(還好主任禮拜時沒休息),結果主任在我的申請書上寫著:「Sinee Al-Wadaneeya就是台灣」,然後簽名。回到後面的櫃檯,又一直等到禮拜結束後才成功送完件,前前後後又多花了一個小時。

再來就是再等個三天,理論上就會審核了,因下阿拉(註三)。

 

最後忍不住要說一下,很多人一輩子都住在台灣,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,但是這個問題是我們這種旅居國外的台灣子民常常要遇到的。事實是:國際上只有一個中國,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。你要讓人家知道你從哪來,就只能告訴他「台灣」(比較low的連台灣都沒聽過)。偏偏我們的國名又跟人家一樣有個China,難怪人家搞不懂啊!都這樣子了你還說正名不重要嗎?

試問,有幾個人可以立刻把下列幾國的正式國名說出來:(不准偷Google

1. 美國

2. 英國

3. 法國

4. 中國

5. 俄羅斯 

你看看,你連世界上最強大的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正式國名都說不出來,你要怎麼指望人家知道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什麼差別!?我們要在世界跟別人「走從」,除了「台灣」以外真的沒有其他名字了!這跟什麼意識形態或省籍情結沒關係,純粹就是一個在國外生活的人的心聲!

 

話題回到我的簽證

最後的最後,有沒有人發現一個問題:

那我兩週前那一次到底是去幹什麼的~~~~~!!

 

◢▆▅▄▃崩╰(〒皿〒)╯潰▃▄▅▇◣

 

 

註一:依照左岸中國的翻譯叫做「政府協調員兒」。每間外商公司都要請一定比例的沙烏地人做協調員,基本上和公家機關打交道一定要靠這些人。一來有的時候要沙烏地公民才能送件,二來有問題時基本上也只有沙烏地人能治得了沙烏地人。這是沙烏地保障本國就業人口的政策之一。

註二:沙烏地女權雖然不彰,但是女人在這種時候都是可以隨時插隊的。

註三:In Sha Alla,阿拉伯文中很常見的用語,意思是「如果阿拉願意的話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阿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